一、主讲人简介
林晨,1985年起师从父亲林友仁学习古琴。1993年起先后受教于姚公白、吴文光二位先生。2000 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主编《琴学六十年论文集》,出版了《触摸琴史:近现代琴史叙事》《琴史》等书籍,录制出版琴歌专辑《弦歌清韵》、琴箫专辑《琴韵箫声忆故人》以及“王者荣耀”游戏音乐单曲《流水知音》。
二、讲座综述
12月22日晚,由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琴学系列讲座”在线上举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林晨副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以及古琴爱好者带来了题为“古琴指法谱字分析构想”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曾成伟教授主持。
林晨老师首先谈到近年研究的重心转换到对“身体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藉由萧梅老师主持的课题“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开始关注到音乐研究中研究者会忽视的表演之作用,在琴乐传统之中探讨表演与音乐形态关系是很有价值的。
在论及古琴减字谱与西方五线谱的区别时,林晨老师认为五线谱是一种以作曲家为中心的定量记谱,而减字谱是以演奏者为核心的定性记谱。所以西方古典音乐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但是古琴的琴曲,与特定琴家的演绎密不可分。因此,琴谱作为一种文本,有赖于演奏家对其进行活化的演绎。减字谱的记写方式体现了“谱简音繁”的特点。此处林晨老师引入了萧梅的《“楽”蕴于身——中国传统音乐实践观》中的观点:“体化实践”是特指记忆在身体实践中积累的一种相对于可写实践的类型,中国传统音乐是以演奏家为中心,以奏(唱)操作行为为核心的注重过程、动态、功能的整体性(Holistic)音乐观。”
接下来林晨老师分享了她对打谱时谱本解读的一些新的观念。首先,要重视对于记录微观动作的“小字”的解读,这是之前的打谱者在打谱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方面,另外在打谱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琴谱版本的传承问题。
其次,通过分析唐代陈拙指法和宋代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两部唐宋时期的文献,林晨老师认为即使在定性记谱法的减字谱中,依然能够寻找到特定的指法连接与特定节奏型的内在关联。因此,林晨老师举了《神奇秘谱》《风宣玄品》两个版本《酒狂》的例子,用以说明即使是同一琴曲在不同的版本之中也会因为句法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节奏安排。
在这种视野的审视之下,林晨老师选用了《良宵引》这首琴曲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现存的三十余个版本的《良宵引》做了系统的谱字分析,最后整理出两个主要的谱系。其次,列出了几类指法谱字影响琴乐形态的情况,最后通过指法谱字分析以及对其根源的剖析,归纳、总结,勾勒出影响琴乐风格的各种手法因素。
最后,林晨老师总结道:打谱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尊重原谱,摒弃过于强烈的个人习惯。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打谱的结果不仅体现了演奏者背后的传承,亦体现了演奏者的趣味。因此,打谱正如郭象所言是一种“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状态。
文案:曾河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